建设内容:一、种植基地建设(一期5000亩)
1.土地流转与品种优化:依托甸中镇现有2.21万亩种植基础,新增5000亩规模化种植区,重点推广高产良种“克罗莱卡”“豆果”等国家级认证品种。2、科技配套设施:智能化滴灌系统、无人机植保、土壤传感器网络,实现精准水肥管理。
二、精深加工区
1.核心装备:采用进口冷榨生产线(4吨/小时),出油率提升至18%,符合欧盟食品安全标准。2、果渣生物提取车间:提取多酚、角鲨烯等化妆品原料。3、仓储物流:依托中老铁路,辐射东南亚市场。4、研发与种质资源库,不断培育不同国际品种,同时开展抗逆性品种选育。5、配套的其他基础设施。
项目定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围绕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好的目标,将油橄榄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稳步推进油橄榄产业发展。打造“绿色有机认证+地理标志”双背书的高端橄榄油品牌。融合三个产业发展示范区:以“种植+加工+文旅”模式,建设油橄榄主题观光园、DIY榨油体验馆,延伸产业链价值。
营收规模及税收:综合年营收:约3.18亿元。税收:按综合税率15%计算,年税收约4770万元。带动就业400人以上。
- 项目类型:用地类项目
- 行业类别:含油果种植
- 产业类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 投资估算:15000 万元
- 筹措方式:企业自筹,独资,合资,合作
- 建设周期:36 月
- 土地分类:设施农用地E
- 项目承接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甸中镇
- 四至范围:东临昆明市,南临岔河乡,北临易门县,西临大龙潭乡
- 用地面积:5000 亩
- 投资收益率:7 %
- 投资回收期:72 月
- 资源优势:
峨山县平均海拔1691米,平均降水量953.1毫米,年平均气温16.3℃,年日照时数2060小时,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峨山油橄榄项目规划地块主要以中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为主,质地疏松、石砾含量较高,滤水性、透气性良好,适宜油橄榄生长。
- 区位优势:
峨山县地处滇中腹地,位于滇中城市1小时经济圈、昆玉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核心区域,素有“滇中咽喉”之称,与“三州七县”接壤,是昆明通往滇南,滇西通往滇东南的重要交通节点,滇西南出省、出境必经之地。国道G213线、昆曼国际大通道、中老铁路、峨石红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道G357和弥楚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随着中老铁路开通,峨山、化念两车站投入运营,峨山历史性地进入公铁联运综合交通时代,实现了“1小时到省城”“4小时出国境”的交通便利。项目地距峨山县城5公里,距离玉溪市区20公里,距离昆明市区90公里,乘车约1.5小时,高铁1小时内可达。公路:距离弥楚高速1公里,昆磨高速峨山收费站50公里,铁路:距离中老铁路峨山站48公里,民航:距离长水机场150公里。
- 产业链配套完整性:
现已有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市润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玉溪润玉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玉溪云源投资有限公司、峨山县茂源经济作物种植有限公司、峨山县恒艺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峨山县国城万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峨山荣华工贸有限公司8家公司落户甸中镇发展油橄榄产业,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截至目前,累计种植油橄榄面积2.21万亩,2024年初挂果面积1.2万亩,鲜果产量33吨,新建每小时榨2吨鲜果生产能力的橄榄油生产线,初榨橄榄油3.63吨,实现综合产值达135.30万元。
- 生活配套优势:
金融:县内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红塔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多所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 教育:峨山县内有普通高中一所:峨山县第一中学,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一所:峨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玉溪市内教育机构涵盖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教育体系完备。 医疗:峨山县公立医疗机构14个。
-
《中共峨山县委办公室峨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的通知》
-
是否工业用水:
是
水价:
4.20 元/m³
污水处理价:
1.50 元/m³
-
是否工业用电:
是
电价:
0.45 元/kW·h
-
月均人力成本:
2200 元/人/月
-
人力成本:
100 元/人/天
-
天然气:
3.53 元/m³
-
土地平整情况:
三通一平已完成
-
排水:
供排水系统完善,甸中镇自来水厂供水。
-
电讯:
有线、无线已覆盖,项目地基站建设完备。
-
环境:
符合相关规定
-
能耗:
符合相关规定,甸中镇各类电力设施配备完善。
- 单位名称:峨山县投资促进局
- 联系人:李燕
- 联系电话:15974988058
- 单位名称:峨山县招商委
- 联系人:施晓燕
- 联系电话:1518773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