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优化营商环境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有关负责人聚焦云南市场主体倍增,打响营商环境新品牌,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所做的工作和取得成效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持续增强。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全省各级各部门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全省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重点园区建设步伐加快,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和格局加快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始终坚持以高水平招商引资助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这“一条主线”,全力推动全省外来投资持续稳定增长。2021年全省引进外来投资总量较2012年增长4倍,十年平均增长率为16.3%,为全省经济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两个路径”指明方向
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两个路径”,通过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我省产业迭代升级、绿色发展。全省引资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引资结构从2012年的3.3:63.5:33.2调整为2022年上半年的10.7:37.8:51.5。招商领域日益拓宽,逐步从传统支柱产业向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延伸。
“三个重点”夯实基础
创新招商理念,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深入研究,招商方式更加精准有效。持续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产业合作,找准产业合作契合点,省外来滇投资考察企业的来源地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转移产能布局或扩大产能投资意愿日益强烈,北京(含央企)、四川、广东、浙江、上海、福建、重庆、江苏、河南、山东居外省区市来滇投资到位资金前10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技术。
始终把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旋律,抢抓优势资源促进产业升级、绿色能源赋能绿色制造、区位联通助推沿边开放的重要发展窗口期,加强统筹规划和项目布局,紧紧围绕全省重点发展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等方向,锚定重点企业项目,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好项目落户云南。
着力推动绿色资源优势深入转化为绿色制造优势,先后引入一批铝产业龙头企业、硅光伏行业领军企业、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助推绿色能源产业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备受国内外知名企业青睐,一批国际知名浆果企业以及各行业龙头企业陆续落地云南,云南绿色食品产业强劲崛起,“云南味道”正走向全国。知名企业助推文旅康养产业转型升级,引入境内外知名医疗企业以及文旅康养企业,全省文旅康养产业体系驶入发展快车道。“数字云南”发展迅速,一批合作项目落地,资源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蓬勃发展。
“四个责任”全面落实
全面落实统筹协调和带头带动招商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州(市)协同,建立局领导直接联系州(市)、省直部门、商会、重点外来投资企业(项目)制度,主动对接省级相关部门研商招商工作,调动省政府驻外办事处、驻滇商会、外埠云南商会、中介招商代理机构及在滇挂职干部等力量共同参与招商引资,构建起全省招商引资“一张网、一体化、一盘棋”工作格局。持续加大带头招商、带动招商力度,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到招商项目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着力提高对基层指导的有效性,切实增强与州(市)工作的黏合力。
全面落实州(市)、园区招商引资主体责任,各州(市)聚焦当地主导产业做好项目策划、活动计划、客商对接,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各类园区积极发挥招商引资主战场和主载体作用,对重大项目招引、落地、投产提供全过程保障服务。
全面落实省直有关部门“管行业就要管招商”责任,省直有关部门结合职能职责,积极发挥产业招商、重大项目引进、要素保障等作用,研究制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及招商工作方案,策划推出产业招商项目,组织开展招商活动,优化项目审批程序,服务项目落地运转,招商引资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责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率先垂范,州(市)、园区、省直相关部门党政主要领导统筹推进、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持续加大带头开展招商活动、带头推进招商项目力度,带头做好产业谋划、项目策划、招商计划,亲自带队外出招商、会见重要客商、推进项目落地、服务外来投资企业。仅今年上半年,全省16个州(市)“一把手”共率队外出招商56次,拜访企业343家,现场签订协议94个,推动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400余个。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项目工作法,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对外出招商形成的成果抓好后续跟踪落实,以项目落地体现招商引资成果。
“五个平台”深化运用
充分利用央企入滇平台,探索建立完善央地联动招大引强的长效合作机制,着力搭建央企与省属企业的对接联系和战略合作平台,推进央企与我省在能源保障、跨境基础设施、产业合作、贸易和投资合作、境外融资返程投资、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
充分利用南博会、进博会、旅交会、数字峰会等展会平台,加大招商推介宣传和项目精准对接力度,精心策划组织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产业发展论坛等主题招商活动,促成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实施。
充分利用泛珠、滇沪、滇浙、滇粤、滇闽、滇川等区域合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策划重点区域招商活动,不断深化省际间经济合作,将东部沿海地区技术优势与我省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边(跨)合区、综保区等各类开放合作平台,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农业生产、国际产能、跨境旅游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围绕中老铁路开通运营,着力在中老铁路沿线引进布局物流、加工制造、文旅康养等项目。
充分利用数字化招商平台,建成国内首家应用于政府招商引资的大数据平台,实时获取省外企业、政策、产业动态信息,向客商精准推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对省级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实施跟踪督导、调度服务,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信息化、智慧化支持手段。
“六项行动”稳步推进
大力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抢滩云南,入滇世界500强企业达134家,全省新签约协议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实现“三年破三百,五年超六百”。
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围绕全省重点培育发展的优势产业组建产业链招商专班,深入开展产业链分析研究,找准目标企业与我省需求结合点,开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绿色铝、新能源电池、肉牛等产业链布局初具规模。
大力实施外资稳增长提质量行动,持续加强政策供给和兑现,制定出台《云南省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政策措施》、《云南省鼓励外商投资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及时全额兑现外商投资奖励金,进一步提振外资企业对滇投资信心。积极服务外资企业市场主体,组织开展外资企业“扫楼”行动。持续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策划举办“跨国企业云南行”系列活动,一批外资重大项目纷纷落地云南。
大力实施项目落地推进行动,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省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定期调度、协调推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
大力实施招商服务和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制定出台省外来滇投资企业投诉受理规定、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程服务办法、投资促进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双10条”等政策措施,组织开展“招商服务进万企”行动、“助企纾困政策进企业”、“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深入一线走访服务企业,积极宣传惠企政策,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助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大力实施招商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定期举办“红心向党爱招商”大讲堂、招商业务练兵“大比武”,强化招商干部学习交流、挂职锻炼,着力锻造一支熟悉产业发展、掌握经济政策、通晓商务惯例、懂得谈判技巧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记者问:云南省在下步招商引资工作中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涛答:
一是强化统筹,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省招商委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督查、考核和激励,引导各地从重引资数量向“量”、“质”并重转变。加强省地纵向联动、部门横向协同,加强对州(市)招商工作的指导,按产业、分区域帮助州(市)针对重点区域、目标企业,开展精准专题招商和“点对点”招商,做到产业共研、项目共谋、工作共推、服务共促、环境共培。
二是抢抓机遇,加大招商力度。抢抓RCEP生效实施、中老铁路开通以及东西部协作等重大机遇,立足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深入研究重点区域产业转移、产能合作的逻辑和路径,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各类开放合作平台,策划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吸引境内外企业来滇投资兴业。积极落实“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和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全力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取得实效。
三是创新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好的经验做法,创新招商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用活金融工具,加强政银企合作,引导产业基金更好支持外来投资项目。推进市场化招商,支持鼓励龙头企业以商招商,委托中介机构、“招商顾问”代理招商,加大市场化招商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商(协)会、外国驻华使馆、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在滇挂职干部等各方力量,帮助云南引进产业、项目、资金、人才、技术。
四是强化服务,助企纾困解难。联合省直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助企纾困政策进企业”活动,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对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强化惠企政策兑现落实,进一步稳定企业投资信心。持续开展“招商服务进万企”行动,以服务企业解难题的实际举措助力我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五是坚守底线,提升引资质效。强化招商引资风险防范,坚决守好依法依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线,做到“六个不招或慎招”,引导带动各地从见商就招、普遍撒网、拼优惠、重承诺向理性选资、精准招商、比环境、重兑现转变,实现企业盈利、地方发展、群众受益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