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项目

发布时间:2022-12-30 15:43
来源:本站
作者:
点击:2171次

项目名称

丽江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项目

项目位置

玉龙雪山、老君山、丽江古城、泸沽湖等丽江境内

项目运营单位

丽江市教育体育局

负责人及电话

邱爱平 15912219048

项目总投资

1000万元

自筹资金

/

需求资金

1000万元

资金来源(多选)

þ政府补助

¨企业自筹

þ对外招商

þ其他融资方式:

项目类别

þ健身休闲类

¨体育+

¨体育小镇

þ竞赛表演类

¨高原训练基地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项目概述

1.地理优势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境内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以玉龙雪山为主山脉的群山两侧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非常适合开展山地户外体育项目的开展。

2.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溯源丽江是我国体育旅游、户外运动的先驱城市,自改革开放后80年代起,欧美国家的体育旅游团队和体育活动团队相继来到丽江,如美国高山旅游团在丽江玉龙雪山进行登山旅游,欧洲徒步旅行团从虎跳峡徒步到丽江大具,美国的漂流团在丽江金沙江进行漂流,斯洛文尼亚的马丁先生及团队从丽江石鼓下水进行阶段性的马拉松游泳到上海长江出海口。

3.山地户外办赛经验丽江市有成熟的办赛经验,举办过的国际及全国性体育赛事众多,如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PWT云南国际定向旅游节,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等。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当时是与莱德加洛伊斯赛艾科挑战赛合称世界越野三大满贯赛事,在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该赛事由群策业务推广(亚洲)有限公司、国际管理集团(IMG)和普利斯公关公司得到日本七星财团的认可后于2000—2001年连续两届落户丽江,赛事盛况当时由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程直播,并引入欧洲等地在各大机场大屏进行循环滚动播放,为宣传丽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丽江日后成为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PWT云南国际定向旅游节是云南定向运动的老牌赛事,此前举办过的十届赛事收官站全部在丽江进行,特别是2010年第十届PWT云南国际定向旅游节收官战于47日在丽江举办,参赛的选手分别来自中国、挪威、瑞典、芬兰等8个国家,其中60位国外参赛选手参加云南三站的所有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自2014年落户云南以来,在云南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成为全世界自行车爱好者的共同节日。赛事绿色、环保、低碳、健康、时尚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以自行车节为载体,弘扬奥运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平台。而丽江站作为格兰芬多连续六年的收官之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2年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收官站依然在丽江进行,每年遥望着玉龙雪山为格兰芬多落幕,已成为参赛者们最难忘的体验,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丽江站目前已打造成为了体育与民俗文化相结合且具有高原特色、自然环境优越的体育精品项目。

4.比赛介绍丽江市对于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办赛经验丰富,办赛历史悠久,办赛基础设施健全,政策倾向性高,具有承办大型国际及全国性体育赛事的优越条件,从丽江的自然环境优势和地理优势以及成熟的办赛经验上看,十分适合举办山地户外挑战赛。赛事拟于2023年起在每年7月举办,历时1周时间,完成4+N个项目的比赛,项目包括山地自行车,定向越野,攀岩,山地越野跑等,赛事地点设置在丽江境内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泸沽湖、老君山等著名景点,参赛人员可通过赛事参与感受丽江特有的地理风貌和民俗文化,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和户外体验,为参赛者提供独有的全新挑战。结合以上丽江市拟打造独有的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赛事IP,打造体育+文化+旅游+健康的品牌概念,提升丽江市在国际上的体育旅游、体育康养形象,持续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发挥丽江市旅游业的主导作用,全力推进旅游+文化旅游+体育、促进文旅业态迭代升级,打造文体旅综合精品赛事项目,持续提升丽江品牌形象。

项目配套设施

该项比赛主要依靠各大景区进行,起终点都选取在景区内,能满足开闭幕式场地和其他保障需求,需要投入的是线路勘察及沿途卫生间、补给站、救助站等、通讯保障等。

项目盈利模式及效益分析

办赛报名费;赞助冠名等收入;电视转播收益;带动当地旅游收益。

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获评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可享受《云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政策;可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及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相关优惠政策

项目风险分析

活动该项赛事具有一定的疫情防控、盈利收入、赛事安全等风险,风险可控。

合作方式和权益

¨收购/入股

þ招商/合作

¨其他:

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利用本土资源合理规划场地使用,企业负责场馆运营。

其他资料

/

本站点由云南省投资促进局主办
版权所有 © 云南省投资促进局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196号

联系方式
0871-67195654
ynstzcjj@yn.gov.cn

云南招商官方微信

法治在线官方微信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

营商环境投诉举报

营商环境问卷调查

一部手机招商通客商版